认识“中国大妈”,解读“中国大妈现象”

2025-05-19 18:33:11
Avatar for adminadmin

话题之三,墨镜、红丝巾、剪刀步后面既有激情,也有酸楚。人们说墨镜、红丝巾是中国大妈穿戴的标配,剪刀步、V字手势,是大妈们拍照的经典造型,显然,这种调侃之中不乏嘲讽与轻蔑,嘲讽轻蔑的是大妈们的张狂轻浮、矫揉造作,甚至是为老不尊,但人们很少想到这样一个层面:墨镜、红丝巾、剪刀步,何尝不是老去的一代对生活的热爱、对人生的自信呢?而且,这种夸张的激情后面还有几分酸楚,甚至是悲凉:因为老去的一代女性,怀念自己远去的青春小鸟,正在极力挽留剩下的风韵!——尤其是墨镜,我建议,儿子们、丈夫们,去问问你们的妈妈或者妻子,她们为何要带墨镜???

话题之四,中国大妈不是轻浮之辈,特殊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她们的张扬与亢奋。毋庸讳言,中国大妈的核心群体有相当一部分是体力劳动者,即使在体面的企事业单位工作,也位居职工群体的边沿,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内,官位、职称、学历、财富,构成了压在她们头上的一座座山峰,在她们心头投下了重重阴影。现在,好不容易熬出头了,事业、爱情、家庭全部安全着陆,子女或小有成就,或成就辉煌,大妈们有什么理由不庆贺自己的人生、不倾吐积压在心口的憋屈呢?人们可以反过来想一想,有几位官运亨通的老妇人、曾经沧海的女学者、腰缠万贯的富婆退休后如此张扬亢奋呢?——别人早就曾经沧海、“享受人生”了!

大家还要注意,第一代第二代中国大妈,都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窘迫人生体验,物质匮乏给她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,那么,在衣食无忧、生活富足的今天,她们有什么理由不张扬、不亢奋呢?我们不止一次谴责中国大妈在国外公共场合大声喧哗,说她们丢人丢到了国外,但我们很少这样思考:一位经常公款旅游的高官,或者一位出国访学的学者,会如此张扬亢奋吗?因此,这种夸张的表现,折射出一种底层的成就感、幸福感和卑微的存在感。也因此,我们最好在谴责之际,多一点点理解。

话题之五,结伴成群,集体行动,是中国大妈弱势的外在表现。“树上开满中国大妈”、中国大妈群体造型拍照、中国大妈结群下乡偷菜,中国大妈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……在人们心目中,中国大妈喜爱三五成群,组团干坏事。事实上,在“大老爷们”的阴影笼罩下,在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的语境中,中国大妈也是弱势群体。结伴成群,是为了相互壮胆,集体抵抗世俗的侧目反感,是为了相互帮助,相互欣赏;这与大老爷们凑堆下棋、结群钓鱼、窝在一块喝大酒,是两回事。事实上,我们对中国大爷的种种恶习视而不见,而对中国大妈的过失无限放大,习惯于把个体特征放大为群体共性,将偶然表现夸大为一贯行为,这些偏颇充分体现了一种性别歧视,而就是这种性别歧视,导致中国大妈集体行动。在网上找几幅“树上开满中国大妈”的照片认真观看,我们不难发现,爬得最高的不是老胳膊老腿的大妈,而是体格健壮的青年女性!这说明了什么?

最后,我有必要提醒:中国大妈,可能就是我们的妈妈、姐妹、老伴;我希望大家开阔视野,日本有日本大妈,韩国有韩国大妈,唯一不同的是,日本韩国的大妈们没有饥饿的记忆,没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殊人生体验。

好了,今天就说这些,欢迎大家在我主页下方留言讨论,您的支持,是我前行的动力!我亲爱的朋友们,再见!

(本文著作权属于唯一作者,作品已被列入自动维权系统,搬运或改写都将受到追究。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88 沙滩足球世界杯_足球世界杯中国 - pfw18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